隨著汽車產業的迅猛發展,汽車已進入普通家庭,車內空氣質量問題也引起了大家的關注。在新年來臨之際,國家室內車內環境及環保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發布了2014年全國車內環境保護行業十大新聞事件。
排在十大新聞首位的是,國家環保部去年開始啟動《乘用車空氣質量評價指南》強制性標準修訂工作。環保部標準處發布了標準修訂路線圖,據悉新修訂的車內空氣質量標準將于2015年年底發布。
車內空氣質量問題在去年也引起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重視,中汽協提出加強對車內空氣質量工作領導,決定建立車內空氣質量專業委員會,統一組織全國汽車行業的車內空氣質量控制工作。
車內環境質量控制離不開認證,十大新聞之一還包括:去年,中國質量認證中心(CQC)開展了車內空氣質量認證工作,這是我國第一個由第三方權威平臺發起的國家級車內空氣質量評價項目。與此同時,中國環保產業協會也開啟了綠色之星車內空氣質量認證工作。
2014年9月17日,第二屆車內環境與發展論壇在人民大會堂召開,該論壇由中環保聯合會和國家室內車內環境及環保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主辦,國家環保部、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和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等部門專家領導相聚一起,共同商談加強車內空氣質量控制問題。
在這一年里,中國標準出版社出版了我國第一部車內空氣質量標準匯編,該匯編由國家室內車內環境及環保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主任宋廣生親自組織編撰,第一次將污染治理專家、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研究員陳烈賢翻譯的《ISO乘用車內空氣測試方法標準》要點出版。
十大新聞之一還包括:沃爾沃S60L內飾材質達到嬰幼兒衣物標準。在去年召開的車內環境發展論壇上,沃爾沃中國區企業傳播副總裁寧述勇宣布,經國家紡織制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檢驗,沃爾沃S60L車型的所有內飾織物均達到了皮膚可直接接觸的使用標準,可以直接接觸嬰幼兒的皮膚。這是沃爾沃嚴格控制內飾揮發物、避免接觸性過敏源和氣味檢測的結果。該標準引起業內關注。
另一重要事件是,上海錦湖日麗塑料有限公司研發成功的塑可凈車內低VOC塑料,被中國室內車內環境監測工作委員會評為“重點推薦車內空氣質量汽車內飾材料”。
在去年,上海市質監局調查汽車內飾產品車內空氣質量安全風險,也引起大家的關注。2014年10月,上海市質監局公布的汽車內飾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測結果顯示,4批次汽車內飾有風險。質監部門采集的19批次汽車內飾產品樣品中,兩個批次樣品氣味較大,兩個批次樣品總碳揮發量偏高。
另外,在2014年,上海愛斯佩克環境設備有限公司研制生產的汽車車內空氣VOC檢測環境艙,被評為“重點推廣車內環境質量檢測儀器設備”,通過了國家室內車內環境及環保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制定的《乘用車測試用環境艙評價技術規范》。
最后,上海市消保委2014年度車載空氣凈化器比較試驗顯示,PM2.5凈化效率相對較好,甲醛凈化效率普遍不高,甲苯凈化效率差異較大。特別是31臺樣品甲醛凈化效率普遍不高,另外還發現一些品牌車載凈化器有“除甲醛、除異味、除煙塵、殺病菌”的夸大宣傳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