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前后,種瓜點豆"。不知不覺間寒冷的冬天已經離去,天氣逐漸轉暖,室外的溫度也開始一天天的升高起來。然而當你在為冬去春來而感慨的同時,也要留意一下您的愛車,隨著溫度的升高,它也在發生著“蛻變”。
天氣漸暖,陽光也變得一天比一天毒辣,停在戶外的車輛開始遭受太陽的暴曬,而經過暴曬后的汽車除了車廂內部溫度攀升外,暴曬后借著車內的“熱乎勁”,車廂內也會出現許多本不應大批出現的有害物,比如說:甲醛、苯、甲苯、二甲苯和TVOC。
長期接觸這些有害物質,會對血液造成極大傷害,引起慢性中毒、神經衰弱綜合征。嚴重的還會損害骨髓,使紅血球、白細胞、血小板數量減少,并使染色體畸變,從而導致白血病。
震驚有木有?莫名其妙有木有?別激動,下面小編就將其中緣由給大家一一道來。
首先,車內甲醛等有害物不是憑空產生的,它們一直藏在車內。
通常車內有害物主要有三大來源:一是新車車內的各種配件,如坐椅、坐墊、坐椅套和坐椅面料等;二是車內裝飾,如車內地板、門內護板、車頂棚襯里、窗簾等;第三個污染源則是生產中使用的油漆、稀釋劑和黏合用的膠水油漆等。
其次,小編前邊提到污染物是在暴曬后借著車內的“熱乎勁”才批量產生。
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張彭義表示,甲醛的釋放與溫度有關,太陽暴曬下車內溫度升高,甲醛等污染物的釋放就會加速。車內也就會迅速變成毒氣室。
那么,如果是使用了五六年的舊車,污染物還會超標么?
為此小編專門做了實驗:用一輛已經購買了5年的車輛進行檢測,盡管這輛車的甲醛含量較低,但暴曬后的甲醛和揮發性有機物的含量仍略有上升。也就是依然存在車內污染物含量超標的風險。
針對以上問題,小編這里有兩種辦法:一是盡量避免汽車被暴曬,并在上車及開車期間保持車窗開啟;二是找家專業治理機構對車內有害物進行處理,從此一勞永逸。
最后,希望大家對車內有害物引起注意,等到健康受到損害可就追悔莫及了。